发表时间: 2022-01-20 23:39
前几日,随着西安多数区县陆续降为低风险区域,抗疫胜利指日可待,有关“解封后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”的话题讨论热度一度高涨。这第一件事,有人说是理发,有人说是好好吃一顿大餐,有人说就是出去转转,而我说是补手机卡。
时间回到2021年12月30日傍晚。手机突然毫无信号可言,显示“仅限紧急呼叫”,连10086都打不出去,起初是怀疑疫情管控期间,网络出现故障,看看第二天是什么情况吧。次日起床,情况依旧,把手机卡取下用橡皮清洁后,装上重启后还是不行,终于明白手机卡损坏已成事实。好在wifi还可连接,足见天无绝人之路呀。
时值大西安封城期间,疫情之下,除了生老病死,其余皆是微不足道的小事。补卡需要出门,出门需要社区开证明,很明白如此严峻形势下,社区给开证明的概率基本上为零,然而总是要试一试的。本着“有困难找社区”的想法,来到社区说明情况,结果不出所料——不给开。不去争辩,启动预案,连上社区的wifi,通过移动网上自助渠道办理了补换卡业务,费用15,运费20,快递配送,留下了社区工作人员的电话和地址。然后加上社区工作人员的微信,方便到货以后的通知。
接下来的日子就在不断刷新补换卡订单的网页中度过。然而第二年的三四天都过去了,订单一直处于商家待处理的状态中。钱收了却不办事,于是失望之余决定退单,却发现根本没有退单入口,至于客服都是机器人,转人工总是在等待中。甚为不满,一气之下,为此事还特意发了头条求助,有一位直言不讳的朋友留言——“感觉有点矫情”,一针见血振聋发聩,赶紧删除头条。然后通过移动的10086和10080网上渠道不断沟通和投诉,最终撤单成功。
时间过得很快,隔着一条马路的未央区小伙伴们已经在冬日的阳光中放飞自我了,而我等莲湖区的百姓们羡慕之余,只能待在狭窄的小区中遛弯散步。
今日莲湖醒来,终于可以出门了。解封第一天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补办卡,自然顺路还办了其他的事,最大的感受就是,人终究还是社会性动物,长时间不参与到社会关系中,各种能力是会有所下降的。
本人手机号码归属地是外省,通过移动官网查询得知属于跨区补卡,必须本人携带身份证亲自到场办理,在西安能够办理此项业务的只有高新路营业厅一家。手机卡损坏,完全没有信号,待在屋里尚有wifi续命,出门在外网络全无,共享单车自然无法使用;而公交地铁、出租车、网约车之类的,乘坐之前首先要刷一码通,就不要指望了;去营业厅就只有步行前往了。
打开GD地图步行导航模式查看,目的地距离差不多8公里左右,对于平时有跑步习惯的我来说这点距离完全可以接受,就当锻炼了,而且沿途可以欣赏久违的风景。出发之前,先把步行导航详情、个人核酸检测信息、西安一码通等各种界面统统截屏保存,当然还要带上一点零钱,做好充分准备,方能临危不乱。
一路上人不是很多,街道明显整洁但也冷清了许多,发现很多不具备封挡条件的巷口,疫情防控人员早已撤离,而被当作障碍隔离设施使用的共享单车仍在默默坚守,诉说着那段难忘的历史。
走着逛着,约莫一个半小时后,终于来到了心心念念的高新路移动营业厅。果不其然,进去的第一步就是扫码测温查验核酸报告,给保安小哥解释说手机卡坏了,没有网络,然后给他看了各种截图为证,保安小哥仔细看了看,说“这里还是中风险去没有核酸不让进”,让我心里凉了半截,莫非真要陷入那个传说中的“48小时之内核酸检测证明”的死循环吗?然而,是我想多了,移动还是很人性化的。接着,保安小哥对里面喊了一句“又是一个么有核酸的”,不一会出来一个全身防护的工作人员,拿来了一张白纸,让我写下补卡的手机号码、服务密码和身份证号码后又进去了。在门口等待的时候,想了一下,从莲湖区到高新区,还真的是跨区补卡哦!然而听营业厅的人说,凤城四路的营业厅是可以办理跨区补卡业务的,早知如此,何必辛辛苦苦折腾这一趟呢。有点头大,既来之则安之吧!
接下来的过程就很顺利了。在门口处的一体机上刷身份证,人脸验证,然后出卡。但还是发生了一个小插曲,保安小哥在一旁吃饭,我在工作台上填写服务单的间隙,客服小姐姐很贴心地帮我打开卡槽换手机卡,问我哪一个是要换的卡,我说有一个是TF储存卡,不用换的呀,然后看看了哪个都不像,头脑一时有点发懵,随便指了一个。这时,保安小哥走了过来说,你们怎么拿我的手机在换呢?放眼看去,可不是嘛,手机套里赫然还有20元人民币,我和客服小姐姐方恍然大悟,不由得哈哈大笑。疫情期间,客服小姐姐难得碰上换卡业务,很激动;而我则是久居家门,头脑反应明显迟钝了。办完业务,发现还没有交纳费用,客服小姐姐说不收费。有点感慨,同是移动,线上和线下的服务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?
手机既然好了,回去就坐地铁吧!然而望着空空荡荡的地铁站,竟然有一点胆怯和一丝丝地不适应,刷一码通,测温,然后有点发懵,竟然问站务小姐姐,要不要刷卡,站务小姐姐可能是见多了像我这样的解封后有点不正常的人,平静地回答“要的”。然后下去候车,反复对照,生怕坐错线,乘错车。
回去的路上,人明显多了,大街小巷渐渐有了人气。路过市场门口,在经常光顾的摊贩处,买了一点花生13元,身上带了一点零钱,抽出20元递给大姐,大姐找钱的时间比平时要慢,我也花了比平时多了一点的时间算出要找7元,我对大姐说“这段时间待在家里,脑子木了,账都不会算了!”,然后两人皆哈哈大笑。
这就是我解封第一天的补换卡的经历和出行的感受!
各位小伙伴,你们在解封的第一天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?又有什么样的特别的感受呢?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哦!